疫苗怎么看是否还有效?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疫苗的有效期是指接种后一段时间内(不同疫苗类型有效期长度不同),对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理解为免疫记忆的存在,当再次接触同一种病原体时,可以不产生明显的感染症状或病毒量明显减少。 当然,这种免疫力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在全程接种完疫苗后,在体内有足够抗体生成的前提下才存在。而接种疫苗后是否需要产生足够的抗体来获得对该病原体的有效免疫,取决于两种因素:
一、疫苗的有效性,这是基因水平的问题,也就是你所接种的疫苗是否能真正刺激机体产生对抗该病原体的抗体;
二、受种者的个体差异,这是质与量的关系,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剂量的疫苗会产生不同数量的抗体,这部分效果因人而异。如果接种者体内没有达到有效的抗体阳性阈值,即便是疫苗是有效的,也是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的。 判断所接种的疫苗是否是有效的关键,在于判断受种者体内是否有足以抵抗病毒的抗体存在。这可以通过两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以及接种后是否发生疾病的临床表现来实现。如果在两次接种间隔期间,没有出现疾病发作的表现,而二次接种后也不会出现相应症状,则可以认为这次接种的疫苗是有效的。反之,则无效或者效果不佳。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此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或其他可能降低免疫应答的因素,否则会影响判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