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品种是怎么回事?
“锦鲤”是日本原生鱼,原产于日本河川,在日本被称为「だいちはんどう」或「ダイチンドオウ」,英文名称为koi。现在常见的观赏鱼中的“龙睛”“虎皮”“鸳鸯”“花龙”“银龙”等,都是经过中国培育的变种,而“锦鲤”则是引入欧洲后改良而成的品种。 现在的“锦鲤”,是1859年由英国水族爱好者引入英国,并在英国培育成今天的样子。后来,这种鱼传入美国,又经过了美国的金鱼育种家们改良。如今,我们所见的“锦鲤”,已经是英中美三国杂交后的结晶了。 在英美的水里,由于没有天敌,“锦鲤”的形态和颜色都没有什么限制,能够充分自由地“秀”出自我。它们不但体型更大,色彩也更艳丽。
不过,在引进国外鱼类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亲戚”,比如“锦鲤”的近亲“琉球锦鲤鱼”(リョウジュウキネーション)。这个品种的原产地在日本琉球群岛,是“锦鲤”的同属不同种,外形和“锦鲤”十分相近,只是鳞片较之更加细密,颜色也比“锦鲤”更青幽一些,可以说是“锦鲤”的“小清新”版。
自然界中只有普通的鲤鱼,品种多样化的锦鲤是经过人们不断长期选育产生的结果,它的选育方法和我国金鱼的选育方法相同,属于同种异形鱼。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具有某些变异的鲤鱼挑选出来,经过反复选育,产生并固定了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锦鲤。而普通鲤鱼被保留了下来,主要还是作为食用鱼饲养,在日本成为桥下水池或公园池塘中放养的装饰鱼。
选育是锦鲤的特殊爱好者的专利,它需要具有较高选育水平和经济实力相结合的特殊群体。日本的锦鲤界有专门培育锦鲤的“鲤种业”,通过高超的育种技术不断推出新的品种,然后在拍卖会上以高出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于普通锦鲤的价格售出。在专业杂志上介绍育种家育成新品种的文章和照片占据很大篇幅,并用很大精神宣扬他们育成的锦鲤在展览会上夺魁的业绩。他们有为选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人士的传记,有各种介绍选育技术和鉴赏锦鲤的书刊,有专门报道育种家最新育成品种的锦鲤杂志。所有这些都是推动日本锦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人们在不断追求锦鲤新的变异和更高育成水平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