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彩神仙鱼有哪些品种?
野采神鱼原产于澳洲的托雷斯海峡岛,属于天然杂食性鱼类,以藻类、细菌、水草等为食,偶尔也会捕捉小鱼为食。由于在野外可以采集到多种活饵,所以不需要喂食人工饲料,但经过长期的饲养,现已经可以投喂人工饲料了。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海域,包括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塔斯曼尼亚以南的杰维斯湾。
一. 体形特征 成鱼体型娇小玲珑,体长7-8厘米(最大可达10cm),雌雄差别不明显。 身体呈长圆形,很细瘦。头部稍尖,鼻孔上翘。口很小,端位,竖直。上下颌各有2列牙齿,齿呈尖锥状。眼大,腹鳍特长,几乎是背鳍长度的3倍。身体后半部两侧各有一条宽窄不一的黑色斜带,上面分布着许多小黑点。
二.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水流较缓、有漂浮植物的水域,对水中的溶解氧要求不高。对水质的要求不苛刻,耐污能力强,但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生长不佳或死亡。 在野外,这种鱼一般成群结队地在水体的上层游动,并不断跃出水面,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和它们的幼虫;当遇到危险时,会立即潜入水中,利用长长的腹鳍滑翔,躲避敌害。
它们喜欢跳跃,当碰到危险时会突然跳起,借助腹部和尾部的肌肉力量使身体腾空,凭借长长的尾部摆动而滑行,有时能滑行达6米远。
三.繁殖习性 两性异形显著,雄鱼背部和侧线两侧有明亮的黄色条纹,雌鱼则没有这些条纹。 雄鱼的臀鳍特别宽大,而且有深色边缘,中间有一排黄色斑点;而在雌鱼的臀鳍里,黄色仅分布在两侧,且颜色很淡。 当进行繁殖时,雄鱼会将体内的精子注入雌鱼的体内,完成授精过程。 卵是浮性的,由雌鱼直接产出,卵粒紧密排列在一起,呈长线状。刚产下的卵透明无色,随后逐渐变成白色,并有油脂沉积,形成薄膜包裹住卵,防止水分散失,促进胚胎发育。孵化时间大约5天左右。 小鱼出生后2周左右性成熟,每年可繁殖1次,每次产卵量约400~500枚。
四.应用价值 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由于可以食用其鲜鱼或干制品,因此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由于神仙鱼品种十分繁多,所以颜色和花纹变化复杂,有单一颜色和杂色,有横纹、条纹、斑纹或者没有花纹等。常见色彩有黑色、白色、白色带黑点、淡蓝色、玫瑰红、茶色等。体色鲜艳色彩极为丰富。
由于神仙鱼品种繁多,因此有绿点神仙、金点神仙、黄莲神仙、三线神仙、黑带神仙、粉莲神仙、银莲神仙、金莲神仙、金头神仙等几十个品种。
神仙鱼和其他热带鱼相比有着独特之处,因为它的色彩和花纹会随着它成长过程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神仙鱼在各个阶段的的色彩和花纹都不相同。因此我们常提到的某种神仙鱼实际上指的是这种神仙鱼成鱼时的状态。
神仙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黑化系神仙鱼包括绿点神仙、黄莲神仙、三线神仙、黑带神仙等。这类神仙鱼幼年时期色彩艳丽,经过黑化过程最后变成完全黑色,几乎没有任何图案和色彩。
2、红莲系神仙鱼包括绿莲神仙、红莲神仙等。这类神仙鱼幼年时期色彩鲜艳,经过莲化过程之后,几乎变成乳白色,图案和色彩都显得十分淡漠。
3、金点系神仙鱼包括金点神仙、银点神仙等。这样的神仙鱼从幼年到成年图案变化不明显,只是体表色彩逐步加深。
4、金(粉)莲系神仙鱼包括金莲神仙、粉莲神仙等。这类神仙鱼从幼年到成年图案变化也不明显,只是体表色彩逐步加深。
神仙鱼的品级主要依据幼年期图案清晰、色彩艳丽程度以及成年后的色彩和图案来鉴定。因此我们常见的刚从鱼卵中孵出小神仙鱼身体透明,头部具有黑点,看上去其幼年时期的图案色彩都还不明显,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一个“黑化”过程,也就是生长到3厘米左右到最终性成熟这段时间,身体会变得完全黑色,直到最终性成熟后身体图案和色彩才慢慢清晰明朗。神仙鱼幼年期的饲养水温应稍高一些,否则会影响其正常“黑化”,从而导致发育不良。
神仙鱼还有个特殊之处是不同品种的神仙鱼可以相互交配繁殖,因此就会产生各种变种鱼。其中用黄色莲化系神仙鱼与黄色黑化系神仙鱼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混血神仙”,“混血神仙”的幼鱼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堪称神仙鱼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