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的症状是什么?
白斑病( leucoplakia)是口腔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指牙或牙槽骨出现乳白色、表面光滑易碎的斑块。若累及牙槽骨,则称牙槽骨白点症(alveolarleucoplakia)。 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亦可能属于牙本质发育异常。某些药物如抗癌药、避孕药、抗痛风药等的使用也可能相关。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牙体硬组织非炎症性脱色,形成洁白或灰白色的白斑。多无自觉症状,偶有触痛感;严重者可有咬合无力、咀嚼疼痛、下颌运动障碍等症状。病变常自发,也可因刷牙、咬物、舌压或轻叩颌而诱发。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个别患者可有轻度发热、寒战、乏力、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全身不适症状。检查可见牙齿和(或)牙槽骨暴露,牙齿变色,多为淡黄色至棕黄色,部分可呈暗棕色甚至黑色;牙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如果病变仅有牙本质或牙骨质暴露,则在牙面上可见到与邻牙相应的轮廓线;有时,受累牙可有松动。白斑好发于牙缝间、牙颈部和在牙体表面不易清洁的部位。
治疗 对于仅累及牙本质未破坏牙髓部的早期病变,可行再次抛光、激光照射、药物辅助治疗以促进恢复;对于已破坏牙髓或牙本质深层感染的病例,需行根管治疗,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牙槽骨受累的患者,应同时处理相关病灶牙。对长期不愈合的白斑,应及时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预防 本病尚无有效预防措施,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的预防性措施是控制本病的关键。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病须及时控制和治疗。重视口腔卫生,注意刷牙方法,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