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消化疾病有哪些?
目前对兔消化道疾病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人对肠胃病的研究和兔自身因素两方面。 人胃肠道疾病研究方面的进展对兔的影响不大,但可借助于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先进的技术来观察胃肠道结构以及进行相关测量分析。 这些技术在人胃肠道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用于犬、猫、鼠及兔子等小动物胃肠道病变的评估[1]。
除了借助人类的研究成果外,许多学者从兔自身因素着手,对家兔常见的消化功能不良的症状进行了研究和归类,提出了许多概念,如反流性疾病(Refllux Disease)、胃肠动力不足(gastrointenstinal motility)和菌群失调[2-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胃肠道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菌、病毒等在胃肠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一些以往认为与遗传因素相关性较强的胃肠道病产生了新的看法。
同时,由于动物实验研究的限制,有些在人体内取得重大发现的药物,在小动物胃肠道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相反,有些人在体内的发现并不理想的药物,却在动物身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在探索新的药物时往往将目光聚集在了小动物的胃肠道上。
深入研究兔的胃肠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对于寻找动物模型、探讨病因机制、寻求诊断方法、开发防治药物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