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为什么尾巴是断的?
我很好奇,所以搜索了这个问题~ 首先,从生理上解释这个问题应该是不难的,但是可能不够有趣……所以先来个有趣的~ 从图上看,一条完整的尾巴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当这条尾巴属于一只流浪猫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野外生存的压力太大了(对于一只猫来说),所以为了减少消耗体力在无用的事情上面,这些猫咪逐渐进化出了“断尾”“减尾”的特性。 因为尾巴比较长比较重的猫咪,跑起来的时候会消耗大量能量,而且不容易控制方向。(想想也是,一头牛冲起来的样子,和一只老鼠冲起来的样子,你能分清哪个是牛哪个是鼠吗?) 所以它们会主动选择“断尾”,用不了多久,原本长长的尾巴就会消失不见。而一些天生脊柱比较弯的猫咪,比如暹罗猫、波斯猫等,由于本身尾巴比较短,所以在“断尾”这一项上就没有什么选择了,只能是“减尾”了。
至于有人看到的“无尾猫”或者“秃尾猫”…… 先来看看“无尾猫”… 其实这里的“无尾猫”就是“断尾猫”啦~ 只是因为有些猫咪的尾巴在“截断”的过程中,被其他动物咬掉了一点点,所以看起来像是没有尾巴一样。
再来说说“秃尾猫”—— 其实也就是“绝育猫”啦~ 公猫的尾巴本来就比较短,再加上因为“生育”而导致的营养流失,就更短了~ 母猫要是长期缺乏蛋白质也会造成“秃尾”哦~ 所以啊,不要小看我们的野猫哦,它们的每一个特点都是经过漫长岁月演化而来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家里的猫咪不“断尾”呢? 不是所有的猫咪都会“断尾”,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为什么不“断尾”的猫咪会更容易遭受伤害? 这是因为家养的猫咪不需要像野外那样为了节约体力而“断尾”,所以它们的尾巴反而更长,这样就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姿态,向异性发出求偶信息。 (ps. 这里指的长尾巴是指能够明显看到一节一节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