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观赏鱼用什么滤?
海缸想要有良好稳定的水质,过滤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其实海水观赏鱼的过滤方式原理与淡水产观赏鱼基本相似,只是由于海水的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对水质条件更为苛刻的要求,选择时需要谨慎,而且海水观赏鱼的饲养规模一般较大,所以海水生物的过滤器无论在种类还是在规格上都比淡水产观赏鱼丰富得多,如水泵功率大,接触反应面积大,在材质的择优性上也更有条件。就我所知,海水用的过滤器有底滤池、沙滤、转筒滤、悬挂式滤、箱式滤以及蛋白分离器、臭氧发生器等,这里着重介绍海用的沙滤缸和蛋白分离器。
传统海水沙滤缸
传统海水沙滤缸是利用石英砂良好的生物过滤性能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过滤效果的,石英砂一般可分为粗层(1~2.5毫米)、细层(0.5~1毫米)两个过滤层,过滤时先水流经粗层截留大的颗粒物质,然后经过细层时大部分悬浮物质被截留和生物降解。由于经过过滤处理后的水体中仍含有相当含量的有机物质,因此在流经沙缸的同时,还必须经过一个蛋白分离器来处理较为细小的胶体状有机物,这样才能保证海水长久保持高度透明度和良好的水质。
传统海水沙滤缸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价格适中,在我国海水观赏鱼饲养者中使用比较普遍,一般可与200升以上的饲养缸配套使用。沙过滤池在使用几周或几个月后,石英砂的孔隙会被淤塞,此时应反冲刷过滤沙,如过滤沙在使用3个月后仍无法通过冲刷恢复原有的过滤能力,就须更换。沙过滤池的驱动一般要用较大的泵来推动,所以通常我们见到的沙过滤池使用时声音很大,尤其是当过滤池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过滤速度慢慢降低,而原水泵功率没变,这时噪音很大,这也是目前传统海水沙滤缸的一个缺点。
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的选用一般为每小时流量为水族箱容积的两倍,如果选用带有蛋白分离器的沙滤缸,水泵的流量还要提高1/3~2/3。海水水泵由于所处环境水质矿化度高,且含盐分侵蚀性强,所以选用水泵时应选择性能优越,可靠性强的潜水泵,切不要为了减少投入选用价格低廉的潜水泵,否则将因小失大,后果严重。
蛋白分离器
蛋白分离器(protein skimmer)是利用水中有机物(尿素、蛋白质等)表面活性(有亲脂性的一端及其亲水性的一端,具有这种活性的物质被称之为表面活性剂)的原理工作的。其工作过程为:利用循环水泵的驱动,使一定流量的海水以较低的速度进入设备内,设备内有一气泵注入极细微的气泡,气泡在其上升的过程中,将海水中表面活性的有机物的亲脂性的一端聚积在其外表面,亲水性的一端吸附在气泡的内表面,随着气泡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有机物聚集在这些气泡上,气泡上升到海面上破裂时,与之结合的有机物也一同被排出了海水,由于这些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所以这种设备被称之为蛋白质分离器。
蛋白分离器的过滤能力非常强,在水质混浊时,它可以在一个潮汐周期内将水过滤清澈,并能将海水中85%的有机物除去,对于维持海水的清洁和透明度非常有效。此外,蛋白分离器还能过滤掉海水中一些浮游生物、尘埃杂质等。蛋白分离器过滤后的水极为清澈,基本不用蛋白分离器的饲养缸很少能看到如此清澈通透的水体。蛋白分离器使用时一般要求有一定的水流冲击,使其海水与空气接触更充分,所以蛋白分离器在工作时也会制造一定的噪音。
臭氧(CIO3):为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分解有机物,并杀灭微生物,病毒及其它有害生物,使用臭氧的饲养系统水质异常清洁,病害发生几率很低,是实现全人工海水生物清洁饲养和立体生态养殖的重要手段。
臭氧发生量应根据饲养生物的习性和水体体积确定,一般每1000升水体中臭氧输入量不能低于1克/小时。臭氧不可直接输入水体,需使用充气泵输送到扩散器中,扩散器与臭氧发生器的连接必须是使用特制的臭氧专用管件,不可使用普通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