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耳朵干净?
杜彬最佳答案
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深入耳道里面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弄伤耳垂里面的皮肤组织;也不要过分深入弄痛自己(因为很多人有外耳道湿疹,比较痒,忍不了去挠的话容易感染)。 一天擦一两次,保持耳道的干燥清洁(特别是油性皮肤、中耳炎和湿疹患者的耳朵更容易出油,需要更加仔细的清理)。 用过耳机听歌、声音过大、频繁掏耳朵等这些习惯都要改正!
如果养成好习惯,基本不用怎么清理也能保持耳朵干净(除非耳道里有耵聍,即常说的“耳屎”,它自己会有一定的脱落排出耳道外的,不过量很少)。 很多细菌、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导致耳朵流脓、疼痛、听力下降等不适,一旦耳道进了水(比如洗澡、洗头时)要及时清理出来,防止感染。 有耳垢的话,可以用比较柔软的纸巾,轻轻的深入耳道内擦拭。
如果是耵聍(即较硬的耳垢),不能自己处理,必须去医院让医生用器械取出来,以免刺破鼓膜。
1小孩的耳朵要特别呵护
孩子洗澡时水流进耳道,家长一定要用干毛巾把耳朵周围的水擦干,洗澡后,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做这样的动作:头向下,再往被窝里扎一下,小一点的孩子就可以轻轻按压孩子的双耳,让孩子往里吸气再呼气。这样可以把耳道里的水流出来。
另外,孩子游泳时,最好戴上游泳帽,上岸后也要注意耳朵的护理。
2不要用挖耳勺等硬物挖耳
耳屎在临床中称为耵聍,是正常人耳朵的分泌物。人体的耳朵具有自净功能,耵聍可以刺激小虫爬出,加上人的咀嚼运动,使得大部分耵聍自然从耳道脱落,因此对于没有耳痒、耳闷等症状,耳朵不流脓的健康人,只要保持耳道清洁,洗澡时耳廓清洁一下就可以了,不提倡用挖耳勺等硬物挖耳。因接触灰尘等,耳内进灰尘、小虫子时,耵聍具有自净功能就会将灰尘、小虫子排出。如果耵聍分泌过多,出现耳痒、耳闷等症状,应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医。临床上通常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耳浴,3-5次/天,3-5天后,待耵聍软化后,可用水冲洗干净,或到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用双氧水滴耳,或者用生理盐水冲洗也可。对于不能配合的孩子,在医院可采取耳内镜下清除耳道耵聍,痛苦小、恢复快,而且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