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品种蟋蟀都能打架吗?
斗蟋蟀跟其他动物打斗,有同态复仇的属性——即同类相残、弱肉强食的本质;但又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 首先,它是“社会性”的。个体的力量有限,所以群体的力量就必不可少。在群体中,不同性别(公母)、年龄层次(老幼)的个体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捕猎、防御、繁殖等生命活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虽然存在遗传基因上的差异,但在生理上却是大同小异的。这就给同一种类动物之间的互斗带来先天基础。
其次,它的目标性和目的性很强。其他动物大多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会通过主动进攻、防御等方式去寻找目标(食物、配偶等),而斗蟋蟀却是有明确的目标——寻找对手进行挑战。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主观意识来加以强化实现的——“我要赢!” 最后,它是有特定环境要求的。其他任何动物只要有机会,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起攻击,但也可能是因为对方实力过于强大或者自己身体处于弱势状态而不得不采取躲避措施。斗蟋蟀则更多是在固定时间、集中地点、特定对象下的行为表现。
以上三点是斗蟋蟀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说“所有品种蟋蟀都能打架”是不正确的,应该改为“部分品种蟋蟀能参与打架”。 至于为什么说“所有的……都有……”这样的表述是不合理的呢?因为任何生物都具有攻击性和自卫能力。但具备这两种能力,并不表示会去主动攻击别的同类,甚至去伤害同类。只有当这个种群的生存环境允许以及物种进化使得这种能力成为必要之时,它们才会选择使用这些能力的。否则,保持沉默或远离对方才是它们的正确选择。
不是所有品种的蟋蟀都能打架,有的品种即使养到性成熟打斗时也不会咬架,有的品种打架时也只是单纯的比鸣叫,所以说不一定非要选最厉害的品种来做虫斗。建议新手选择好养活的黑头蟋蟀即可。如果想要挑战高难度,可以试试养斗牛。
一般来讲,可以比武的蟋蟀分为如下几类:
斗者:专指武工突出,好斗,善斗,刚烈凶狠,争强好胜,以凶狠见长的上等佳虫。此类虫,有勇有谋,有威有气,有方有势。它既能独往独来,又能胜敌无敌;既能进者连胜,又能退者能战;既能勇往直前,又能避实击虚;既能猛追狠咬,又能回身就架。真可谓进退如意,攻守自由,来去如风,出神入化。因此,斗者是上等佳虫,也是斗者的首选良将。
攻者:专指武工较优,好斗,善架,能攻能战的优良蟋蟀。此类虫,或头大额洼,或翅长,或有毛,或色正,或有牙利,有方有势,攻守皆优。虽不如斗者之刚烈凶狠,争强好胜,但其胆大心壮,敢于进击,故也是斗场上的佼佼者,亦是斗者眼中的良虫。
架者:专指武力较差,爱斗,善架,“有方,无势”,只能与对手相持或对叫,对峙者,它不能主动出击,只凭勇往直前的胆量,与对手相持对架。虽然不能主动出击,但也不畏惧,更不后退,故也是斗场上的可用之物。
吵者:专指无方无势,无勇无谋,专凭音亮嘴硬者。或有凶猛之牙,无刚勇之志,专凭嚎叫者。此虫多胆怯心慌,畏惧对手,不敢进击,只凭心壮嘴硬与对手对叫对峙。有时也能与对手拼上一、二次,终非对手,败下阵来也。
总之,以上四种,皆为斗者眼中的良虫,皆为斗场上的可用之物。但良虫中也有许多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