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绦虫病有哪些?

曾罗新曾罗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泡状带绦虫

本虫寄生在小肠内,成虫白色带状,由头节、颈和节片组成,由中间宿主(一般为绵羊)食入,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头节脱鞘,在肠液的作用下口吸盘、顶突及小钩伸出,吸附于肠粘膜上,同时节片不断成熟,并不断从颈部生出。成熟节片或 gravidal 节片从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女)末段脱落,随粪便排出。含囊蚴的 gravidal 节片可暂时存活,当被犬、猫或人食后,在胃蛋白酶和肠液作用下,童虫从胚膜内逸出,吸附于肠粘膜,发育为成虫。绵羊感染方式有二:一是喂食了具有感染力的泡状带绦虫的泡球蚴;二是绵羊和泡状带绦虫的终末宿主(狐狸、犬和猫等)放牧在同一牧场或在其所到之处采食而感染。通常给羊喂饲烂土豆、菜帮、泔水、腐败草料或在污染有虫卵的牧场上放牧(如终末宿主洞穴、打过仗的地区、老牧区等)也可感染此病。该病分布较广,全国多数省份均有发生,该病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细粒棘球绦虫(包虫)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在犬、狐、豺、狼的小肠内寄生,虫卵随犬类粪便排出。污染牧草、饮水和皮毛后,牛羊在放牧时易吞食而感染。囊尾蚴在牛羊等中间宿主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发育寄生,当犬、狼等终末宿主食入含有囊尾蚴的内脏后,囊尾蚴在终末宿主小肠内发育成成虫。羊包虫病一般是经口感染,主要感染来源是牧区混有狗粪的草地。羊在放牧时,可吃到被棘球绦虫卵污染的饲草、饮水而感染。一般低湿地,水草肥美的地方,牧羊感染较多。此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的终末宿主是果子狸、麝猫和沙狐等。虫体寄生在终末宿主腹腔内。雌雄吸虫交配后于腹腔内产出虫卵,虫卵经肠壁或腹膜破溃处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后在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蚂蚁(钉螺、池螺等)体内孵出毛蚴,钻入蚂蚁体内并发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青、草、鲢、鲤、鲫等)及河虾等甲壳纲动物。尾蚴进入第二中间宿主后营胞蚴生活,当终末宿主吃了含有曼氏裂头蚴的河虾或小鱼后即完成生活史。牛羊因误食了含有尾蚴的鱼、虾等水生动物或者幼螺而感染本病,也可因为食入了含有尾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片形吸血吸虫病

片形吸血吸虫的雌雄异体,一般为白色或乳白色,长13~25毫米。中间寄主是锥实螺,片形吸血吸虫产卵随哺乳动物粪便排出,进入静水,卵内的幼虫在15小时左右孵出,称为毛蚴。毛蚴具有活泼的钻入锥实螺的能力,在锥实螺内经过6次裂体生殖,形成大量原尾蚴,从锥实螺逸出后,浮游于水面或附着在草上,称为尾蚴。中间宿主主要是扁卷螺,当尾蚴遇到适宜的宿主甲壳动物时钻入其体内,被其包绕,形成一个具有成虫特征的感染性囊蚴。牛羊主要是由于因饮、食含有感染性尾蚴的水和水生植物而感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