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长寄生虫怎么办?
寄生虫病是食用鱼体的普通病变,并非什么水污染的问题,在淡水鱼体内都存在,鲤科鱼类的寄生虫病一般有五个虫种,其中三个在鱼体表,两个在鱼体内:
1、在鱼体表的寄生虫病:主要有指环虫、钩介幼虫、斜管虫。指环虫是寄生在鲜活鱼体表和鳃上的一类十分常见的寄生虫,人们俗称的“生白点”就属此类虫体寄生。它在一般温度下都能生活。体长如针尖,半透明,肉眼不能直接看清其具体虫体状态。
2、在鱼体内器官上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鱼并殖吸虫、鲤科鱼类复口吸虫。这两类寄生虫危害内脏器官,一般在中草鱼体内比较多。我们食用的鲜活鱼在捕捞时,鱼体必定和水生植物或者其它鱼体有接触,因此寄生虫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导致鲜活鱼内器官被寄生虫感染而影响了品质,因此鱼贩子一般将这类鱼加工处理后低价出售。我们通常见到鱼鳃上张开、头尾弯曲的鱼,基本上都能判定为主人器官上感染了寄生虫,这类鱼我们应尽可能不买。
食用鱼体内寄生虫和水体的理化指标污染不是一个概念,它是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无法根除的,一般在南方地区,人们吃鱼时,喜欢用生鱼片蘸芥末汁吃,如果吃的鱼感染了异尖线虫,那么吃后就有可能在人体胃、大肠内发现虫体而引起发病,其它的寄生虫(如裂头蚴),在食用鱼体内没有发现。因此,食用鱼内如果感染了寄生虫,最好加工煮熟了吃。